新聞中心

新冠疫情推動“醫療IT信息化”

2020-6-16 14:17:27瀏覽次數:

本次新冠疫情對于醫療IT的影響分兩方面,短期看,院內就診感染風險的提升造成輕癥患者就診方式的被迫切換,這種切換為互聯網醫療遠程問診、藥品配送的線上發展提供了機遇。

疫情的出現打破醫療系統運行常態,進入一種緊急狀態之中,在這種狀態下,往往會暴露常態下不會暴露的短板。中長期看,在緊急狀態過去之后,這些短板需要被著力補齊。我們認為,院內信息化互聯互通平臺和物聯網醫院的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的升級。

3.jpg

那您會好奇?什么是醫療IT?和IT設備有什么關系?

醫療IT一般廣義就是醫療信息化,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從2009年至今已全面啟動。我國醫療信息化最早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期,全國共有約900家醫院實施醫院信息系統,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2003-2008年期間,大部分三級醫院和80%二級及以下級別的醫院已經開展了信息化建設。2009年至今,隨著新冠疫情影響,信息化系統管理模式的不斷推廣,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已全面啟動。

2.jpg

醫療信息化具體定義為三大IT投入環節,即醫院IT、醫療支付IT和醫藥IT,醫院IT指智能的IT設備等輔助工具。醫療支付IT是簡單優化且多樣化流程,醫藥IT是資料的搜集和留存,能在不同地方同步查詢到。

2.jpg

醫療IT之一:互聯網醫療

疫情成為互聯網醫療剛需落地的助推器。此次疫情具有高傳染性的特點,因此醫院成為交叉感染的高風險區域。普通感冒等輕微病癥患者采用在線問診,送藥上門的方式進行診斷和治療,減少前往醫院進行暴露,能夠降低感染風險。另一方面,激增的病患數量使得武漢市大型醫院不堪重負,輕微癥狀患者通過互聯網醫療的方式進行診療,也能夠有效緩解醫院接診壓力。

隨著新冠疫情影響及國家重視程度的提高,我國醫療信息化軟件和服務市場規模呈上升趨勢。

醫療IT之二:區域衛生信息化

從歷史來看,大型公共衛生事件往往激發新一波區域衛生信息化的建設熱潮。這也是我們前文所說的補短板邏輯。2003年SARS疫情過后,我國啟動了第一波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2009年H1N1疫情出現后,2010年,財政部和發改委連續啟動了多個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衛生信息化項目。這些公共衛生事件促使了全國區域衛生信息化系統完成從無到有的覆蓋。

我國三級醫院電子病歷的水平目前停留在2級水平,滲透率不超過5%。預測顯示到2022年,我國電子病歷在三級、二級和一級醫院的滲透率有望達到90%、60%和40%,這預示著我國電子病歷在未來將迎來快速提升時期。

5.jpg

醫療IT之三:物聯網和互聯互通

在傳統醫院場景下,病人在掛號、問診、繳費、檢驗、復診、拿藥等環節流動。伴隨著這些流動的是各種物流和信息流,一般情況下,這種流動沒有問題,但在高傳染性疾病的情況下,這種流動就造成了院內傳播非常大的風險。

預計2019-2022年我國電子病歷帶來的醫療信息化行業規模持續往上增長。根據相關預測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我國2019-2022年電子病歷將迎來爆發期,規模增速分別為136.60%、107.60%、84.10%和34.50%,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5.42億元,電子病歷有望成為醫療信息化占較大的細分領域之一。

6.jpg

今年相關醫療政策陸續出臺,市場需求不斷增長,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持續穩定增長?!吨袊ヂ摼W+醫療行業市場與商業模式創新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僅為2億,主要還停留在PC互聯網階段,醫療信息化剛剛起步,以醫療廣告、線上問診和醫療信息搜索為主,屬于行業探索期。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用戶規模擴大以及軟硬件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創業企業紛紛涌入,互聯網醫療認知度開始廣泛形成。國家自2018年陸續推出“互聯網+醫療”相關政策,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8年市場規模已達到491億元。我相信疫情過后,國家會揚長補短,繼續加大智慧醫療等相關醫療領域的政策,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00億元,增速穩定在40%左右。


醫療IT、互聯網醫療的相關資訊:

疫情之下的智慧醫療

智能門禁一體機升級,戴著口罩也認出你

重點來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2.0正式發布!

欧美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国产综合视频,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